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踏上新征程,要主動擔當起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文化強國的道路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推動中華文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新輝煌。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命脈根基,是中華思想精神能否代代相傳、延續發展的重要載體,蘊藏著五千年歷史發展的精神基因和“從哪里來,向何處去”的時代密碼。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相對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要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為其不斷注入新活力,著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秉持包容開放,促進文明交流。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只有相互借鑒、不斷學習,文明才能充滿活力,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造就萬紫千紅、生機盎然的世界文明百花園。中華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不斷融合其他文化形成共同文化。我們要延續這一突出的包容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借鑒人類其他優秀文明的突出成果,著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不斷培育和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堅持守正創新,建設文化強國。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對綜合國力的體現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堅持保護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浙江省永康市龍山鎮人民政府 林蕾)
